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如今满大街的人捧的都是数码相机,几乎每台电脑打开皆为精彩照片,这些人数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超过摄影记者的“草根”摄手,正以“人海战术”般的阵势,铺天盖地地抢夺媒体上的图片阵地。正可谓,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草根”摄手的身影。这给端着“铁饭碗”等米下锅的摄影记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唤起了自我救赎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那么,伴随高科技应运而生的“草根”摄手,是怎么分食摄影记者盘中的“蛋糕”呢?
“草根”提供的海量图片,淹没了摄影记者
在胶片相机年代,要完成一张从拍摄到见报的照片,必须历经烦琐的冲印,而异地传输报社又增加一道扫描。要不只有通过邮寄,不过时效上显然大打折扣。那年头,摄影记者可谓舍我其谁,风光无限,报纸从一版到末版,凡有图片,读者不用细看,多能猜到记者的名字。然而,随着电邮传输、数码相机以及手机拍照的风行,遍布各地的“草根”照片,以第一时间发稿的优势,迅速挤占报纸版面的图片位置。
在突发事件面前,记者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现场任何一只小数码相机或拍照手机的快门。比如2008年全国晚报好新闻一等奖照片《金晶拼死护火炬》,记录北京奥运火炬法国传递中稍纵即逝那一幕,国内摄影记者是不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的,对此只能喟叹“鞭长莫及”。再比如,在抗台采访中,尽管摄影记者兵分几路,追踪台风登陆地点,但人算不如天算,最后一刻台风上岸地点往往与摄影记者失之交臂。这时,记者只能紧急求助于当地“草根”摄手,再也没有比他们拍到的照片更具时效、更有现场感了。在这个时候,清晰度和拍摄角度都是可以被宽容的,而摄影记者的专业优势显然被削弱了。诚如不少报社老总所言,数码时代开启后,谁都可以成为编外摄影记者。
网络衍生的“草根网友”,已成为“传图铁杆”
眼下,全国不少纸质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纷纷办起了网络版,而且几乎都有图片频道,藉此聚集人气,增加网友贴图率。比如钱江晚报2006年办的钱报网络版“好摄之友”(前身为“人民公摄”)图片论坛后,网友贴图率一路飙升,不少“草根网友”因此成了“传图铁杆”。钱江晚报自今春改版后,一周辟有5个版,几乎每天都刊有网友照片。
与此同时,杭州的今日早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以及各地市报纸,也都在其网络版竞相推出图片论坛。遍布各个角落的网友,凭借“人海战术”,“蚕食”了大块本由摄影记者占据的版面。以往摄影记者说到新闻竞争,总是在兄弟报社之间,而如今大量竞争压力来自名不见经传的摄影“游击队”。
文字记者的“一专多能”,撼动摄影记者发稿专利
数码相机的诞生与普及,尤其是应用程序的简化,给文字记者身兼摄影提供了可能。为了不放过稍纵即逝的瞬间,也为了节省人力资源,许多报社给文字记者配备了数码相机,摄影记者独当一面的局面发生了重大倾斜。当初为了图文并茂,遇上一些重要报道,文字记者求着摄影记者一同采访;而如今非但不求,可能还刻意回避摄影记者。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则在于按报社考核,文图一般是分开计分的,而文图都由一人操刀,即意味着可获得两人的工分;二则文字记者又拍又写,很有“一专多能”的成就感。三则数码技术即拍即得和后期制作零费用的特点,使得文字记者在技术上无须依赖摄影记者。
“全民摄影”意欲颠覆摄影记者历史奠定的“龙头老大”地位。那么,如何走出这“四面楚歌”的境地,重新获取摄影记者的专业地位?笔者以为,摄影记者应当因势利导,从容应对,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自我救赎,化解危机。
一专多能,文武兼修,让自己的配文和图片一样出彩
很多时候,业内人士都会抱怨摄影记者懒得连图片说明都不写,或寥寥百字,既欠通顺,更缺文采。对文字表述的不重视,是摄影记者久积多年的通病。现在,文字记者拿起了相机,配图不再依赖摄影记者,这是他们在新技术革命下的一种自立(虽然这种做法在业内有着不同声音,认为对报纸整体图片质量会有所下降),与此同理,摄影记者也要追求一种“独立”,要在文字水平上实现新的突破,图片说明可以写得像得奖照片一样精彩,不再被人视为“不过就是一个拍照师傅。”
提高文字水平本身也是图片报道成功的需要。具备了良好的文字水平,遇到不适合图片报道的题材时,还可以兼任一下文字报道,使得采访拍摄途中游刃有余。再说,图片给人更多的是感性,而文字往往比较注重理性,若是摄影记者能够一专多能,文武双全,不就成了现代传媒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了吗?
精心采写图片故事,在非事件性新闻上另辟蹊径
“草根”摄手的海量来稿,对摄影记者的现场照片拍深拍透拍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报纸杂志化的今天,单靠单幅照片的新闻报道,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摄影记者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专题报道中来,在非事件性新闻上求发展。用图片故事的形式来满足“读图时代”的读图消费。从目前国内各大媒体的情况来看,图片故事正越来越受读者欢迎。况且,用图片讲故事,也最能体现摄影记者的专业特色。钱江晚报创办的《民生影像》,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径。它以民生为基点,以关注小人物命运与底层人群情感等为主轴,迄今已刊出近百期,博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最近被评为“浙江省新闻名专栏”。
这个专栏对摄影记者的锻炼和提高很有帮助。摄影记者可以更好地深入生活,接触生活,开拓眼界,对社会的认识上一个台阶。比如,有记者与一群城市拆房工同吃同住了一星期,人黑了瘦了,但在与“小人物”交友式的采访中,拍到了一组口碑甚好的照片,也使读者阅读了素昧平生的拆房工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于是,摄影记者不能再靠领导派单、靠文字记者提供线索,必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观察能力,必须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形成自己的信息渠道,不然的话又怎么捕捉到震撼人心的图片故事呢?
强化策划,平淡中照样做出“厚新闻”
成功的策划是增强摄影报道吸引力、感染力的保证。如果摄影记者把握宏观层面的能力提不高,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靠突发新闻“撞大运”。去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各家媒体的报道重点,但检阅一下,几乎都是大篇幅的“怀旧”文字,普遍感到不新鲜、不直接、不形象。而钱江晚报通过“海选老照片”的方式,推出了“30年:30个难忘瞬间”的策划报道,把老照片的主人公和拍摄者请到版面上来,再以新的照片展现当下的现实情境,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中宣部领导的表扬。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在“全民摄影”的大背景下,摄影记者只要像文字记者一样敏感,像哲学家一样深邃,像画家一样追求优美,像民工一样勤奋;只要多下基层,多动脑筋,以勤补拙,苦练内功,就一定能实现自我救赎,一定能走出一条摄影新路来。
(作者:钱江晚报视觉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