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岸 线
<<  < 2011 - 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船 舱 口
  

 
瞭 望 台
 
 

 
 
 
报纸新闻流程的“网络冲击波”
[ 2009-10-20 18:14:00 | By: 布瓜 ]
 

  下面是现实中报纸编辑部经常出现的情景。 2009年6月5日,新浪网8:42分发布新闻快讯:“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今晨去世。这时,北京一家著名报纸的编辑部里仍然一片平静,大家并不知道这条消息,跑文娱的记者和跑卫生的记者也没有传回这个信息。

  突然,一个编辑从网上监控到这一消息,编辑部迅速动了起来,开始联系相关记者要求其前往采访。

  在编辑部布置工作的时间里,新浪搜狐等网站已经通过定制的短信新闻进行了发布,WAP站点上也已经有了消息。不到一小时,完整的新闻专题出来了:从新闻到背景、音频、视频、图片、博客、网友纪念留言……报纸编辑仍在等待前方记者的消息。

  一个记者堵在了高速路上,另一个记者则来到办公室,开始从网上“复制”内容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采写”。有意思的是,这时记者和编辑仍不知道罗京在什么地方去世的,直到人民网登出对中国传媒大学一位教授的电话采访:我正在赶往309医院的路上,记者才赶快向现场出发……当天出版的报纸,用了一个整版重复网络早已经刊发的东西,且只是一小部分。

  通过这个典型的例子,人们看到:

  1.报纸编辑部的线索是从网上获得的;

  2.采访的过程已经变成从网上复制内容再加上自己的采访;

  3.网络不断提示报纸出现新情况(就在同一天上午,四川在线第一时间刊登了成都公交大火的文字和图片);

  4.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和新闻判断被深刻影响着(当天和次日报纸头版的两条主要报道是罗京去世和成都大火)……这正是今天报纸新闻生产的真实场景:以网络对报纸的“进入”为标志的媒介融合时代不仅在宏观层面影响着中国传媒业,而且在微观层面每天影响着每一位报纸从业者,影响着报纸新闻生产的全过程,这一变化发生得平静而深刻。

  新闻源:那个框定新闻的“窗口”变了

  “报刊……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①李普曼在70多年前提出的传媒工作的基本机制,道出了报纸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正如美国传播学者塔奇曼所描述的,“跟任何用以描绘世界的框架一样,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朝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这个视野还取决于视点的位置……”②

  新闻工作者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新闻窗”怎么样了?

  先说空间:长期以来,外地发生的新闻,需要通过当地报纸作为二传手才能传给一份都市报,因为它自己没有采访力量,更没有顺风耳、千里眼。现在,《南方都市报》的《网眼》版则被一些记者形容为网络时代的顺风耳;都市报的编辑被要求随时关注论坛、博客或者贴吧;报社机动记者部的“大牌”记者们则在死盯天涯社区。

  中央电视台新址配楼大火,用户自己用手机向搜狐WAP网、和讯网博客空间等进行微博客传播,在半小时内就把被央视自己“屏蔽”掉的新闻传得满世界都是。受此影响,都市报新闻覆盖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扩大,各地都市报中最好看、最新奇的故事往往不在有传统优势的本地新闻版,而是在网络帮助下建设的国内新闻版。

  空间被扩大,时间则被缩短到发生时的一个点。2009年初一次深度报道记者研讨会上,《中国青年报》记者举例:1987年6月24日至7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深度报道代表作“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是5月7日发生大火一个多月后才刊登。

  2008年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铁桥在网上看到《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28日飞赴江西新余采访,而当天《南方都市报》网眼版就通过网络和电话核实见了报。经过调查,中青报11月31日发出专题报道,尽管有许多增加的内容,但主干事实早已被广泛传播。

  进入2009年,电视、广播都在极力缩短报道时差。CCTV新闻频道改为直播为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纵横”更全程直播,惟独没有大动作的是报纸。而2008年6月10日《北京晚报》的一次尝试则险些被读者误解为“出错”:在《北京晚报》按常规时间于上午12:30截稿付印后,新华社播发快讯:汶川地震救援中失事的直升机残骸找到了!这是一条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新闻,《北京晚报》决定打破常规尝试滚动出报,二次制作当日一版,于是当天的晚报有了两个版本:早出的正常版和之后的更新版。这在国外报业已属司空见惯,但在报纸上市后仍有不少读者来电质询:是不是出错了?

  值得注意的是,刚于2009年8月改版的新京报网站,报纸记者开始“实时”为网站发稿,而不是待报纸印刷后再将其内容复制上网。此前,南方一些报纸也已开始这种试验。但正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麦金教授(世界首个媒介融合新闻专业的创建者)所讲: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报网结合的模式“在商业上”被证明是可行的。

  采访:怎样才能算现场报道?

  时空体系变化,影响的不只是新闻的数量或者范围,它直接导致报纸传统新闻采访规范的瓦解,报纸获取报道的“新闻事实网”重新编织了。

  《北京晚报》以“今天的新闻今天看”为办报要点,要求记者力拼当天上午新闻,因为这是晚报时间段。但近几年来却出现有趣的现象,上午记者们要么在家,要么在单位,即使在采访现场,也必须随时看一眼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比如,一个同时负责发改委、规划委、环保局的记者,过去他获得新闻线索是对方通讯员打来电话,后来发展到发短信、邮件。现在呢,这些通讯员不再打电话或开会,而是直接把新闻通稿挂到本单位网站。于是,“敬业”的记者只好一上午守在电脑前不断刷新这些单位网站,否则就会有漏新闻之虞。

  适应新闻线索空间的变化,一些报纸提出,要把铁道兵式的分口制变成领域和区域相结合的井田制。一些报纸干脆设立即时反应的编辑记者小组,新闻在网上开始传播时,小组即开始工作。

  所谓“现场”也被重新定义。定期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由于有了网络直播,编辑部和前方记者可以同步获得资讯,前方记者还在思考问什么问题时,后方编辑连标题都想好了。过去的编辑工作从拿到记者稿件开始,现在,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要求编辑和记者组成“Team”,新闻发生即介入。北京一份日报的记者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虽然我在现场,但编辑总在问我看不到的东西”,因为后者拥有网上直播实录。

  编辑:把关人也被影响着

  尽管许多人不承认,但从业者的新闻价值观却实实在在地被新的议题设置“拟态”环境改变着。

  有些表现得很显著:比如一些都市报的国内新闻版面成了突发事件和网络消息集散地,某些报纸的娱乐版成了八卦消息“网扒平台”;比如杭州的《都市快报》直接把聊天记录作为报道本体刊登;比如越来越多的编辑用百度、谷歌搜索资料,然后以“新闻链接”的方式放在报道后面……

  更多的则是“润物细无声”。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交流中总是很骄傲地回忆这样一个场景:某天,一个媒介高层聚会,突然大家手机短信此起彼伏,然后不断有人起身给报社布置如何报道……起因,是新浪头条新闻短信发布的即时快讯。

  在对多位北京都市报编辑的访谈中,他们都提到:新闻短信对自己的选择有“明显的暗示作用”,在最后的截版时刻,这样一条短信经常会导致整个版面的调整。陈彤说,新浪网的目标是做影响媒体的媒体—这种影响,最终体现在新闻价值上,过去惯于同城媒体“对表”的都市报,找到了一个又快又好的新对象:网络新闻热点排行。

  与此同时,报纸新闻更加强调有趣性而不是有用性,“标题党”流行一时并成为一些编辑的追求目标,名人新闻前所未有地受到追捧,甚至,超出新闻道德规范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或有益或有害。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梳理新闻价值的基本定义,以便能清醒地看到哪些是该改变的,哪些是该坚持的。

  应对:用网络改造报纸的生产

  在习惯于讨论“报网一体”,习惯于总是呼吁:不要让门户网站免费掠夺自己的报道时,我们往往忽视另一方面:谁能够适应媒介融合,充分利用网络,使之成为建构自身“新闻网”的有效工具,并推进相应的人员变化、组织变迁、价值重塑,谁才能不被媒介融合的新传播体系淘汰。

  “网络刚出现时,很多人被这种新的媒体形态吓坏了,”正如国内所谓报业冬天论一样,英国媒体也有相当一部分持悲观论调。“幸好我们反应了过来”,英国联合报业的负责人在2008年和作者讨论时说。

  他们明白了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网络是一种技术,网站可以用,报社也同样可以用”。而伦敦城市学院传播学教授Gary先生总结说,每一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都会引起社会的喧哗,最终受益的是那些冷静应对的公司。

  于是我们看到,BBC专门设立征集视频的“Your news,Your say,Your pics”栏目,《京华时报》要求摄影记者在拍摄图片同时录下视频流媒体,《北京晚报》把摄影部改造成“Takefoto”新闻图片平台……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麦金教授把这些努力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使用新技术、工具讲述更有影响的故事,比如路透社为每一位文字记者配备了多媒体工具,细到折叠到口袋里的三角架;第二,“拥抱”并使用和改造用户制造的内容,让每一位读者成为你的作者;第三,把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应用到个人媒介空间当中,推动它们共同走进公民记者时代。

  用网络改造报纸的生产,办一份更好看活得更长久的报纸,而不是把报纸变成网站—这是本文的建议。(作者单位:《北京晚报》)

  ①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

  ②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作者: 王学锋

 
 
  • 标签:报纸 网络 
  • 发表评论:
      

     新 大 陆

       

     


        

     指 南 针

        

      

     

       

     

      留 声

      


      

     

     


     

     
     




      避 风 港


    天涯博客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