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岸 线
<<  < 2011 - 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船 舱 口
  

 
瞭 望 台
 
 

 
 
 
在《南方周末》做财经人物报道之八点体会
[ 2009-10-20 18:17:00 | By: 布瓜 ]
 

  在《南方周末》做过财经人物报道和若干篇财富现象或人物群像报道,对如何采访财经人物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有些体会。一、和笔下人物的距离要适当。

  财经人物与一般的新闻人物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真实的思维方式、行动逻辑,以及政商关系等,都比较隐蔽。

  今年3月下旬一天深夜,我在武汉一家酒店酝酿写作《牟其中狱中岁月》,心里因采访时的震动而不能平静。我担心这种情绪会带到写作当中,于是搁笔,给吴晓波写了一封邮件,他很快就回复了:“面对商业人物和商业故事的复杂,以及对人构成的内心煎熬,是这个行业外的人们很少能感知的。一般人均以为,商业无非是金钱的游戏,冰冷得很,其实,它真的关乎人的堕落、成长与修炼。我与你常常有同样的心境,你不能沉溺太深,否则真的无法自拔。职业的道与术,入与出,是个很纠缠的话题,任何人生或故事,说到头来,一定是无言。所以,有时需退后三步,或有斡旋和创作的空间。”

  二、未雨绸缪可少吃闭门羹。

  财经事件多数时候没有新闻现场,特别是一些在对方看来有些“负面”的事件时,你想以人物报道的形式呈现,难度相当大。但闭门羹正是给那些原本就想饿着肚子的人吃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放弃对鲜活人物的探寻,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尽可能深地打入对方内部,知道其“算盘”。

  去年11月到郑州调查思达系崩塌事件,核心人物汪远思已一走了之。二号关键人物、导致思达系崩塌的地产业务负责人李建华仍在郑州,但已躲了起来。我通过当地的关系拿到她的手机号后打过去,始终是忙音。我便开始软硬兼施地给她发短信—我深信她一定能收到。可惜,短信发了10条,没有任何回音。我在第11条短信中写道:“李总,当初汪老板承诺给你的1个亿,现在兑不了现,知道你也不高兴,我专程从广州飞到郑州,就是为见你一面,看来这个面子你是真不给了。”李建华很快就回了短信:“半个小时后丹尼斯楼上的咖啡厅见。”半小时后我见到她,她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知道1个亿的事?”

  另一门功课是相对静态的自我修炼,比如读书,和同行交流,参加一些有价值的人物写作研讨会,以及分门别类将国内特别是欧美杂志一些优秀的财经人物报道存下来,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读书要杂,不能就财经而财经,现在是“混搭”致胜的年代。要不断多层次充电,做好读书笔记,并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创意。

  三、对公司财报分析的重视。

  看财富故事,没有人不喜欢通俗易懂的风格。不少财经报道开始娱乐化。娱乐化本身并没有错,但要看怎样娱乐。你可以在写哪位企业家打造产业链时加入“向赵本山同志学习”的发挥和比较,但如果你开始谈起了他和赵本山二人的面相,则离题万里。

  财经专业的基本工具不能丢,不会看财报的记者去和上市公司的老总聊天会受到轻视。对财报的“会看”特别是“会用”则有很长距离。有趣的是,我到《南方周末》后做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去年5月刚上市的杭州滨江集团的董事长戚金兴。之所以选择他,一方面是因为去年逆市上市的地产公司寥寥无几,二是我发现滨江的招股书中很多地方很“怪异”,研究了几天后自认为看出了些道道,然后又请一位会计师朋友帮忙,她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功课后来在杭州的采访过程中至关重要,尽管一些所谓的问题和国企改制等大背景息息相关,但因为知己知彼,对方对来访者的态度很快由排斥变为配合和尊重。

  四、对人物性格的描述要放到一个立体坐标中。

  多数记者容易将笔下人物符号化、标签化。譬如总习惯在巴菲特的名字前加上“股神”这一形容词,提到乔布斯便会说他是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而在艾丽斯?施罗德(巴菲特传记作者)和杰弗里?扬(乔布斯传记作者)笔下呢,前者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投资者,后者则是一个不断纠正自身专断、傲慢等性格缺陷的普通人。

  今年3月我到福建做曹德旺的报道(《曹德旺:桀骜、狷狂与幸运》)。之前他因为有意捐出自己所持旗下公司股份的六成(近40亿元)而广受关注。当多数人冠之以各种各样的中国式称谓时,我发现真正使之做出捐股决定的因素其实是家族企业传承遭遇尴尬;当人们开始对他的佛学理念萌生兴趣时,我好奇于,一个一直以来性格狂躁的人,真的什么都看淡看空了吗—这不是质疑,而是客观解剖。但曹德旺后来大发雷霆,甚至亲自打电话对我痛骂一通。一位企业家没有一个立体的坐标容易受到多方面的掣肘,而一名记者不将笔下人物置于一个立体坐标中则容易一叶障目。

  五、文章应围绕一种冲突,最好能一气呵成。

  财经人物难写,特别是能写到实处或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但是不能就此而顾虑重重,也不要想着面面俱到。一篇人物报道也就三五千字,最好围绕一种冲突为宜。而当采访充分,框架列好,导语写好了,最好一气呵成,其实写作是讲气场的,如果写写停停,琢磨半天再写,最后写出来效果一定不会好到那里去。最笨的办法是,先写所列框架中的各部分,最后写导语。譬如去年9月我在日照采写杜双华的报道(《二号富豪的三张脸谱》),后来虽然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但其实结构和冲突非常简单,那就是,一个神秘的富豪,在不同人面前分别是什么样子,我逐个突破,分别找到答案:企业家、江湖老大、捐款大户。然后在三张脸谱下分别找更小的冲突,譬如,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使得他执掌的日照钢铁的效率高于普通钢企,“江湖老大”的性格发端在哪里,一下子捐出1个亿的背后博弈是怎样的?等等。同样,在写陈发树、邹锡昌等人物报道时,均是抓住一点,触及别处为宜,譬如去年9月写陈发树,从新华都的团队入手,从唐骏到新华都百货、旅游、矿业等负责人来反向还原真实的陈发树,这样更接地气,却也更省力。

  六、群像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我给《南方周末》写过一篇人物群像的报道,郭广昌、丁磊、刘永好等人集体养猪。三人传出养猪消息的时间不同,郭是今年6月,丁是今年2月,刘永好本来就是养殖行当的。在三个不同时点,多数媒体大都分别做过三人养猪的新闻甚至人物报道,丁磊养猪甚至成了娱乐新闻。但在我看来这些报道都没真正写出一种味道—不是猪圈里的味道,而是宏大图景的味道。我们更应当从人物的细节故事中,咀嚼出中国现代农业和消费产业的投资热来,这种热潮下,既有郭、丁、刘三人及高盛,分别以财务投资、实验式、百亿手笔、曲线收编等形式乐此不疲,又有譬如一些中小企业争当“中国养猪第一股”的荒诞故事,这样来写,我认为是一篇有厚度有立体感的人物报道。人物群像对于写作本身的一个“好处在于”,避免了当你面对只有一位大牌财经人物时的无从下笔—现在则容易得多了—一处共同点,一个大背景,一群苦乐者;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打破单纯从财经界取材的桎梏,尝到“混搭”的乐趣。

  七、观点的糅合,表明自己的判断。

  关注财经人物报道的读者,往往是一手拿报纸,一手握着“钱袋子”。尽管我们不是一份投资建议报,但没有观点就等于没了灵魂,问题便是你怎么样合情合理地通过细节把观点糅合进去。比如做柯希平的报道,4月27日解禁成为他投资风格转变的分水岭—以前的慢条斯理变成了如今的气势凌厉,那么,他的一掷千金会不会最后成为几幢烂尾楼呢,他的团队足以支撑一种稳健投资风格的可持续性吗?诸如此类,尽管不能明讲,但可以围绕这个方向去采访调查,最后用一些冲突的细节或疑问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担忧。

  八、内心格局要大,同时应有敬畏心。

  报道最终呈现形式是文字,但采访过程中应当忘记这一点。不要为了采访而采访,为了调查而调查。应当把自己视为商业世界中的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应具备专业知识丰富、沟通和变通能力强、大格局的特征,这三方面相辅相成。而内心格局的大小是能否驾驭每一次采访的决定性因素,尽管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但至少能逼着自己思考问题时思路和视野开阔一些,看问题时离本质更近一些。我比较遗憾的一次经历是去年在厦门采访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时。彼时所做功课不足,对中国黄金产业的了解均系网络搜索和道听途说,所以在采访过程中“头重脚轻”。离开时,陈景河打量了我一番说:“你很年轻啊。”这句话让我无地自容,刺激我回来恶补。如今对“边界品位”等计算矿业储量的主要指标倒甚为了解,对多数黄金生产企业喜欢包装概念的荒诞现象如数家珍,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对黄金产业的未来趋势有了一个轮廓—基于自己实地调研和分析而非别人灌输的判断。

  写作本身也需要大格局。如果就事论事,显然干瘪。视野的大开大合则是另外一种效果。和财经人物接触时能不温不火地驾驭交流过程,写作过程中又能做到细节和恢弘的并行不悖,自然是再好不过。不过,不要因此而盛气凌人,要始终对笔下的财经人物保持一份敬畏心。哪怕有时觉得有点“土”的企业家,我也会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再“土”也能创业成功并将企业规模做了上去,身上一定有可贵之处。这样做不一定是为了采访和写作本身,更是为了对商业世界的真实感知和思考。武装文章同时,更应当武装自己谦卑而不愚钝的品质,和细致而不失大格局的洞察力。(作者是《南方周末》财经记者)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作者: 张华  

 
 
发表评论:
  

 新 大 陆

   

 


    

 指 南 针

    

  

 

   

 

  留 声

  


  

 

 


 

 
 




  避 风 港


天涯博客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