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爆炸后各大报纸的头版均被手机照片占领为标志,宣告新闻照片最原始、最震撼人心的本质——现场感——的真正回归。在突发事件面前,具有强烈现场感的照片才是最好的,在这里,拍摄者身份、影像质量、拍摄技术等等统统被弱化,即使是拍摄不到位的有瑕疵的照片仍然“聊胜于无”。归根到底,新闻摄影不过是以图片这种形式表现新闻、同时传达作者的价值判断而已。
随着充满主体意识的网络新一代的成长,随着“We Media”概念的深入人心,大批“草根”摄手冲击了摄影记者,在强调现场感的新闻照片价值判断下,给不可能事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摄影记者构成了压力。
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摄影记者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凡有“危”,必有“机”。只要摄影记者善于利用两大机遇——报纸转型带来的机遇、图片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就能顺利脱困,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报纸转型带来的机遇
在新的传播时代,在与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的报纸正在逐渐转型,有的报纸日渐钟情于深度、解析式的报道,有的报纸走上“全媒体化”之路。
1.深度、解析式报道的大行其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摄影记者保留了“自留地”,而且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在这个报纸大幅萎缩的“冰川期”,报社不会继续维持庞大的摄影记者队伍,但出自对独家新闻的本能的追求,报社在裁员的同时,仍将保留专职的摄影部门和摄影记者。对一张报纸来说,只有继续保留一支精干的、专业的摄影记者队伍,并与文字采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报社独家的、重大的自采选题的顺利完成。这就给报社摄影记者留下了最重要的生存空间。对高水平的摄影记者来说,这种变化甚至给他们创造了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美国报业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进行了这一变革。以前,《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大报的摄影部记者少则50人、多则80人,个别报社在全盛时期达到了150多人,而现在一般都在30人上下。这些能够在裁员中“幸存”下来的摄影记者往往都是专业素养很高的记者,甚至是某些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从报社的实践来看,在操作独家选题时,出于指挥、沟通的便利,特别出于对稿件质量的控制,报社很少会将图片采拍任务“外包”,这实际上等于为摄影记者留下了一片“自留地”,只是现在这块地需要摄影记者更用心地去精耕细作。
其次,报社摄影部门的工作重心从“采”转向“编”。由于摄影记者数量普遍减少,而且主要着力于特定的独家自采选题,版面图片需求就只能依靠通讯社、图片社、自由摄影师和其他投稿者来满足。这样,摄影部门就必须具有强大的图片编辑处理能力,日常工作必然是以“编”为主。据统计,英、美各大报纸的图片编辑每天要看1000多张照片,从中筛选、编辑适合报纸使用的图片。
为适应从“采”到“编”的转变,在欧美主要报纸和通讯社的摄影记者数量虽然下降,而图片编辑的数量却在增加。在奥运会这类空前激烈的媒体大战中,大通讯社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的比例达到了1:7左右。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和重要场次的比赛上,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1:3。
在一个现代化的摄影部里,图片编辑地位和作用都要高于摄影记者。以美国著名的纽约《每日新闻报》摄影部为例,部主任之下便是数名图片编辑,每名编辑都负责管理和指挥调度3—6名摄影记者,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在我国,图片编辑这一重要岗位长期被忽视,职业化的培养基本无从谈起,各报社摄影部门中称职的图片编辑屈指可数。可以预料的是,在这新一轮的报社摄影部变革中,图片编辑的数量将大大增加,职能将显著提高,地位将迅速上升,和摄影记者的业务结合也将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此前图片编辑培养的“断层”,一部分具有丰富采访经验和新媒体知识的摄影记者可能会向图片编辑转型。
2.报业如火如荼的“全媒体化”变革,给摄影记者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一些传统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化”实践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这场“全媒体化”的浪潮中,摄影记者不管是转为“全媒体采访团队”一员、还是变身“全能战士”,发展前景都很广阔。
“全媒体采访团队”理念基于先进的现代化大生产、社会化大分工,在一个团队中,文字、摄影、视频、技术支持等各司其职,合成作战,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从而完成新闻信息(原材料)的多媒体形态的采集。实际上,“采访团队”的概念在电视媒体中早已深入人心,一个采访团队少则一名出镜记者、一名摄像记者,多则编导、场记、灯光师、录音师等等专职人员配备齐全。国外大通讯社借鉴电视媒体这种行之有效的团队模式,在一些重大采访报道中常常组成团队出战。
作为全媒体采访团队的一员,迫切要求摄影记者彻底改变单兵作战、小打小闹的传统工作习惯,重塑理念,按照全媒体采访运作的目标来打造摄影采访流程。全媒体运作的核心目标就是信息采集之后加工整理,制成各种外在形态的信息(媒介)产品,以实现信息的多次流动、多次增值。在全媒体采访团队中,摄影记者实际上是以信息采集系统中一份子的身份出现。因此,摄影记者要对各种媒体的图片需求了然于胸,尤其要对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图片传播特点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摄影采访,使用合适的画面语言。举例来说,网络和手机上的图片一般“占地”有限,画面构成上以简单直接为好,长镜头、特写式画面就比较“吃香”,而那种全景式的、新闻细节繁杂丰富的照片,往往适合报纸头版做成大照片,却很难得到网络和手机媒体编辑的青睐。
在“全媒体化”进程中,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开始将记者打造成“全能战士”,如烟台日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相继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给记者每人配备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实行“24x7”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的工作模式。
从这些报业集团的实践来看,由于摄影记者熟悉视觉传播,工作方式类似,完成“DC+DV”(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模式的转变比较容易。对那些有一定采访和写作能力的摄影记者来说,只要习惯动态视频的拍摄方式,并了解和熟悉后期剪辑,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身“全能战士”,成为全媒体报道的骨干力量。
由于摄影记者套拍视频短片的迫切需求,从2008年开始,日本主要的数码相机厂家相继推出了能拍摄高清视频的单反照相机,例如“尼康”D 90、“佳能”5D Mark Ⅱ。一些媒体的摄影记者已经开始运用这些“照片/视频一体机”工作,在数码照片和视频短片之间随意切换,方便地完成多媒体报道任务。像英国《卫报》驻华摄影师Daniel Chung,用“佳能”5D Mark Ⅱ完成了高清人物报道短片《北京篮球梦》(1920x1080的高清格式),受到普遍关注。
综上所述,报纸转型走向深度解析式报道和“全媒体化”这两大方向,至少给摄影记者带来了4条出路:一是精耕细作,种好“自留地”;二是“由采到编”,转型图片编辑;三是成为“全媒体采访团队”一员;四是“DC+DV”,变身“全能战士”。
图片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有专家认为,基于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特点,图片和视频将成为全媒体传播的两股主要力量。在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和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在传播中不倚仗图片和视频的力量,那是不可想象的。
报纸为适应年轻一代受众的习惯,版面将继续“电视化”、“网站化”,图片的用量将继续走高。而对今天的电视媒体来说,在新闻播报和调查类节目中使用新闻图片辅助报道,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我国图片市场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借助厚报时代和期刊的繁荣而大发展。可以预料的是,由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约而同地重视图片传播的作用,图片的用量将越来越大,市场将越来越大,同时各种媒体开放的图片用稿平台对市场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高,这都给摄影记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面对这样的大好机遇,摄影记者如何才能实实在在地从中受益?
对摄影记者来说,拍片时脑子里要多一个坐标——市场,你不想着市场,市场自然也不会理你。只有真正具备市场意识,积极投身图片市场,才有可能从中获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摄影记者经常下意识地把自己定位为“图片拍摄者”、甚至“艺术家”,结果是只管影像的“生产”,不管图片的“落地”。与此同时,摄影记者要认真研究全媒体时代视觉传播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努力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一点至关重要。
从报社层面来说,如何盘活报社库存的和正在不断创造的图片资源,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营销利润,成为一个极为现实的课题。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报社都不重视图片的营销,即使在目前全媒体流程的打造中,也很少涉及图片营销这一内容。然而,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架构,不重视图片(及视频)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全媒体的运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因此,在设计全媒体系统时,在强有力的采访团队背后,除了需要安排编辑团队做支撑以外,一支实力强劲的营销团队同样不可或缺。
以营销能力卓越而著称的“盖帝”图片社(Getty Images)为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批图片编辑将摄影记者采集的信息原材料迅速加工成各种形态的产品,再由大批营销人员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据当时有关资料显示,平均每1名摄影记者背后就有7—8名营销人员。
全新的传播时代,需要全新的摄影工作模式。从近几年的全媒体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脱胎于通讯社的“JETS”模式,能让摄影坐上“喷气式飞机”(英文Jet之意)一样,在短期内大大促进图片生产力、迅速拓展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
仔细分析现代新闻图片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我们会发现,“JETS”模式即“摄影记者(Photo Journalist)+图片编辑(Photo Editor)+技术支持人员(Technician)+图片营销人员(Salesman)”模式,展现了这样一种摄影运作的理想状况:图片编辑靠前指挥,提前介入摄影采访;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密切配合,采集编辑图片,完成影像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生产;营销人员将多种形态的图片产品尽快、尽可能多次地销售出去,并将获得的市场情况迅速反馈给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生产;技术团队提供图片采集、传输、编辑、销售、资料归档等所需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在日常时间里,负责对摄影部门的摄影器材、编辑设备、传输设备等等进行保养和维护。同时,图片编辑和营销团队还将进行图片的整理归档保存,在需要的时候,将存档的资料图片与现场图片进行整合,制作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图片产品。
在“JETS”模式中,工作流程是一个多向、互动、集合的过程,图片采集、图片营销、技术支持三者不再是单向、静态、割裂的三个部分。由于这是一个有机组成的循环系统,具有内在的多向推动力,比较容易保持图片生产的高效率和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
总之,虽然目前摄影记者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的深刻转型和图片市场的深度发展都将给摄影记者带来难得的机遇。只要摄影记者与时俱进,勇敢投身变革中,就一定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赵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