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丹妮
胡舒立和龙丹妮的故事,只是是传媒经理人和“东家们”博弈的小小缩影。市场既已培育成型,人才的流动就是必然。
一个古老的管理学命题,在传媒领域同样存在。在新的“传媒江湖”里,资方的诉求是更多的利润和更小的风险,而劳方的诉求是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合理的激励。公司中的“委托-代理”冲突命题,从而也有了新的内涵。这种变化不得不引起传媒管理者和出资方的重视。
一去一留之间,也折射出传统媒体与娱乐媒体存在的巨大不同,决定了资本在不同媒体业中的自由度。从成长经历上看,《财经》自创办伊始,负面报道就受到来自各方力量的压力,胡舒立借着自身的人脉与技巧游走在“合法”地带的边缘。但龙丹妮所演绎的“艺术人生”似乎出人意外的顺利:从一个小制片到掌握大量的娱乐资源的负责人、直至公司的管理层。即便在结局上,作为“选秀教母”的龙丹妮也要好得多,她甚至得到湖南广电高层为她的留下而奔走游说;而胡舒立仅仅得到人们赞赏的目光,并最终只能从媒体走向高校。
“钱肯定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传媒人如此评价胡舒立的离去。那这位创造了《财经》辉煌的灵魂人物,想要的是什么?胡舒立至今保持着沉默,但是她的同行们已经表明了心迹。
刚刚跳槽的前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陈海,在公开离职“告别书”中写道:“现在,致力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是我的梦想……这种文化是尊重人的,是向善的,是有理想有情怀的,同时是尊重财富的(以前我是多么鄙视这一点,现在想来,真是虚伪)。”
媒体人需要怎样的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绝不干涉你所做的事!”这是陈海的答案。但是,自由不是绝对的,对于“东家”们而言,绝不会纵容去挑战生存底限的自由。
旧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新的平衡又将以何种形式呈现?答案来自探索,来自实践。
【人物背景】
胡舒立与《财经》
胡舒立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这不仅仅表现在她是中国财经媒体“一姐”的地位,更表现在她对自己新闻人生的选择上。
“《财经》”与“胡舒立”,人们早已习惯将这两个名词之间划上等号,但实际上,“联办”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才真正是《财经》的东家。
这个曾被《商业周刊》称作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在她的“出走”背后,蕴含着哪些更深刻的意义?
“取”与“舍”
胡舒立似乎注定今生与新闻结缘,外公胡愈之是我国新闻出版界的开拓者之一,母亲也曾做过《工人日报》的编辑。1978年高考,她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但却阴差阳错地进了中国人民人民大学的新闻系。她后来表示,“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我还是干新闻吧!”
1982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胡舒立被分配到《工人日报》工作,这在当时已是手捧沉甸甸的铁饭碗了。但她远未固步自封,年近不惑却大胆突破原来的轨道,1992年她转入当时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担任海外部主任,从此涉足经济新闻领域。舍“国”转“民”,足见胡舒立的气魄与胆识。
做经济新闻伊始,胡舒立下了很多的苦功。由于对很多经济问题的不懂,她在第一次访问吴敬涟时便显得有些尴尬,这让老经济学家谈得素然无味。胡舒立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用录音,我的办法就是反复听,逐字逐句地听,只有这样听才能完整地理解学者所表达的意思,才能体会出当时的感觉。”采访过后,胡舒立往往一小时的录音要用4个小时来整理。当胡舒立把采访吴敬琏的文章拿给老学者看时,吴敬琏非常满意。
创立《财经》之前,胡舒立还只是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在积累经验。1998年,“联办”负责人向胡舒立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创办《财经》杂志并担任杂志主编一职。胡舒立接受了,但是提出了“永远不能干涉编辑部”的条件。这一“约法三章”式的承诺给此后《财经》报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两年内,《财经》便推出一系列的“重磅”报道:《基金黑幕》、《庄家吕梁》、《银广厦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等,每篇报道都如一个个“深水炸弹”,既引发令人注目的波澜,也给东家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上市公司诘问“联办”,地方政府向《财经》施压,但胡舒立都不为所动,从而赢得《商业周刊》将其评为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的美誉。
胡舒立的坚持对了,因为在《财经》之前,她所创办的财经刊物悉数失败;王波明赢了,在香港曲线上市的财讯传媒媒体帝国中,《财经》是中流砥柱,刚披露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营收1.15亿港元,《财经》带来约5410万港元收入,占了将近一半。
胡舒立的“出走”
《财经》与东家“联办”的是是非非,剪不断理还乱。
“联办”又叫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其前身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这是1989年全国9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和集资成立的非盈利、民间性、会员制事业单位。其主要业务不是媒体,但它却拥有《财经》、《证券市场》周刊、《财经时报》、“和讯网”等大牌财经媒体,同时通过财讯传媒集团(00205.HK)实现了在香港的上市。
有媒体透露,从7月中旬开始,《财经》管理高层与东家“联办”便因为采访而引发的摩擦,原本不太介入采编业务的“联办”开始经常性审稿,这无疑有违胡舒立的初衷。当新闻理念与资方发生磨擦时,加上其他外部因互如薪酬、信任危机时,《财经》采编管理层与资方的“分手”就在所难免。
关于《财经》高层人事地震的传闻在国庆前已经开始流传,9月25日,《财经》总经理吴传晖正式辞职,包括副总经理张翔、傅继红以及几乎全部中层管理团队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10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财讯传媒(00205.hk)以公告形式确认了人事的变动,吴传晖辞任《财经》总经理和法定代表等职务,原因是“寻求其他事业契机”。
胡舒立“出走”的种子在早时就已埋下。作为灵魂人物的胡舒立,在《财经》杂志创办头几年,作为主编连编委会成员都不是,不能出席《财经》杂志决策会议。从财讯传媒的中报看,已经辞任的总经理吴传晖还持有350万份的期权,但没有胡舒立的影子。
采编和经营严格分离的同时,也让胡舒立对《财经》杂志战略层面的规划失去了话语权。当分歧发生时,这种治理结构的缺陷,让管理团队和出资人之间的裂痕日深。
胡舒立认为,平面媒体的好日子最多还有5年,所以在2008年强势启动了“财经网”,但是出于业绩压力,财讯传媒并没有给与足够的支持。而仿效BLOOMBERG设立财经通讯社的努力,也是无疾而终。
更大的分歧在于理念。出资人希望《财经》的报道范畴局限于金融领域,回避有争议的政治、法制问题,规避被“秒杀”的风险;但胡舒立希望继续提供更广泛的新闻报道,相信自己有把控挑战极限的能力。
缘分走到了尽头。11月9日,胡舒立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联办”递交了辞呈。至此,胡舒立在《财经》的11年生涯画上了句号。
“出走”之后
胡舒立出走之后,原有《财经》采编队伍面临极大的挑战。有公开媒体报道称,《财经》采编团队离职比例占到采编总人数170余人的70%。“联办”也急忙调兵遣将,据接近“联办”高层人士称,“联办”目前有意让《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接管胡舒立离开后的《财经》,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
胡舒立则在媒体的“继续做媒体还是教书”的讨论中尘埃落定,记者就胡舒立将可能出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一事向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求证,他表示确有其事。
从记者出身,向管理层迈进,再到转型为高校学者,胡舒立凭借着一腔的新闻热情,仍在坚持着自己高贵的理念。
龙丹妮:第三种选择12日揭晓
龙丹妮,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湖南广电与盛大似乎成为龙丹妮目前选择的对象,但起码,12日将会揭晓最终的答案。或许,选择还有第三种。
12日下午,湖南广电将和盛大将于联合在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召开发布会,宣布结果。而张杰将作为天娱传媒唯一的艺人代表,出席发布会。
也许龙丹妮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据此前媒体报道,今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也将由龙丹妮的团队打造,目前该消息也已得到了湖南卫视确认。这一消息可以说明,龙丹妮不会离湖南广电太远。
目前有传言,湖南广电将携手盛大公司共同出资一亿开办一家全新的传媒公司,由龙丹妮出任公司总裁,并同时兼任天娱传媒总经理的职务。因此,有关龙丹妮跳槽的传闻似乎多了一种选择。
本土的娱乐制作人
龙丹妮是凭着一股男人一般的打拼精神,从一位默默无闻的栏目编导成长为鼎鼎大名的电视导演的。
她1994年毕业于默默无闻的浙江传媒学院,在第二年便敢于辞去广东阳江电视台的工作,应聘到湖南经济电视台经视节目部。1996年,年仅23岁的她便担任大型综艺节目《幸运3721》的制片人并引发收视狂潮,她也因此成为国内最年轻的电视节目制片人。1998年,龙丹妮再度推出了一档情感真人秀类节目《真情》,节目抓住人们内心惶恐、焦虑这一特性,巧妙地打出了一张情感牌,节目一直维持较高的关注度,制作了10年。
真正让龙丹妮声名鹊起的是选秀节目。2003年,她开始研究“电视选秀”,她敏锐了察觉到市场对“选秀”类节目的需求,电视选秀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电视发展的趋势,《绝对男人》又一次在湖南电视栏目中脱颖而出。之后,选秀节目在她手里越用越娴熟,她所打造的《明星学院》直接成为《超级女声》的借鉴模板。
2006年,她从湖南经视转到了湖南卫视,她所制作的《我是冠军》、《名声大震》、《快乐男声》等栏目成为湖南卫视打造娱乐品牌、吸引巨额广告收益的“王牌”。
最近的几年成为龙丹坭的丰收期。2007年,龙丹妮制作了湖南卫视元宵节晚会。2008年9月,龙丹妮担任天娱传媒总经理,开始向娱乐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变,她也赢得了“选秀教母”的称号。
炙手可热的娱乐职业经理人
当娱乐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职业经理人冠到娱乐业也无可厚非。因此,龙丹妮的跳槽似乎成了娱乐职业经理人择木而栖的个人举动了。
但吸引全国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她“选秀教母”的身份,更是她数额不菲的跳槽身价。10月27日,市场传闻龙丹妮跳槽到盛大的身价是3000万,这既吸引众多“粉丝”的注意力,同时也惊动了湖南广电的高层。据媒体公开报道,魏文彬、欧阳常林也曾为龙丹妮的事情而商讨,甚至还去江苏密会了盛大总裁陈天桥。11月5日魏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丹妮不一定走”。
目前最新消息是:湖南广电携手盛大共同出资一亿开办一家全新的传媒公司,由龙丹妮出任公司总裁。也许,这就是龙丹妮现在的身价。
应该说,龙丹妮如果真的走人,对天娱和湖南卫视不啻是一大损失,湖南卫视可能丧失熟知“做大做强娱乐品牌之道”的娱乐人才,或者说是管理者,甚至可能影响湖南卫视来年的广告招标量。
但龙丹妮作为娱乐市场化所产生的职业人才,巨额的薪酬是作为国企的湖南广电所不能给予的,3000万对于谁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此,国企与私企的竞争中,由薪酬所带来的人才流动无疑给娱乐业注入了“活水”,这是一个娱乐业向好发展的现象。
目前,第三种选择似乎给龙丹妮一个很好的“缓冲”。她既可以充分地利用既有的资源进行娱乐的创新,同时,资本的介入也将给职业经理人带来新的动力。
本土的娱乐制作人
龙丹妮是凭着一股男人一般的打拼精神,从一位默默无闻的栏目编导成长为鼎鼎大名的电视导演的。
她1994年毕业于默默无闻的浙江传媒学院,在第二年便敢于辞去广东阳江电视台的工作,应聘到湖南经济电视台经视节目部。1996年,年仅23岁的她便担任大型综艺节目《幸运3721》的制片人并引发收视狂潮,她也因此成为国内最年轻的电视节目制片人。1998年,龙丹妮再度推出了一档情感真人秀类节目《真情》,节目抓住人们内心惶恐、焦虑这一特性,巧妙地打出了一张情感牌,节目一直维持较高的关注度,制作了10年。
真正让龙丹妮声名鹊起的是选秀节目。2003年,她开始研究“电视选秀”,她敏锐了察觉到市场对“选秀”类节目的需求,电视选秀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电视发展的趋势,《绝对男人》又一次在湖南电视栏目中脱颖而出。之后,选秀节目在她手里越用越娴熟,她所打造的《明星学院》直接成为《超级女声》的借鉴模板。
2006年,她从湖南经视转到了湖南卫视,她所制作的《我是冠军》、《名声大震》、《快乐男声》等栏目成为湖南卫视打造娱乐品牌、吸引巨额广告收益的“王牌”。
最近的几年成为龙丹坭的丰收期。2007年,龙丹妮制作了湖南卫视元宵节晚会。2008年9月,龙丹妮担任天娱传媒总经理,开始向娱乐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变,她也赢得了“选秀教母”的称号。
炙手可热的娱乐职业经理人
当娱乐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职业经理人冠到娱乐业也无可厚非。因此,龙丹妮的跳槽似乎成了娱乐职业经理人择木而栖的个人举动了。
但吸引全国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她“选秀教母”的身份,更是她数额不菲的跳槽身价。10月27日,市场传闻龙丹妮跳槽到盛大的身价是3000万,这既吸引众多“粉丝”的注意力,同时也惊动了湖南广电的高层。据媒体公开报道,魏文彬、欧阳常林也曾为龙丹妮的事情而商讨,甚至还去江苏密会了盛大总裁陈天桥。11月5日魏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丹妮不一定走”。
目前最新消息是:湖南广电携手盛大共同出资一亿开办一家全新的传媒公司,由龙丹妮出任公司总裁。也许,这就是龙丹妮现在的身价。
应该说,龙丹妮如果真的走人,对天娱和湖南卫视不啻是一大损失,湖南卫视可能丧失熟知“做大做强娱乐品牌之道”的娱乐人才,或者说是管理者,甚至可能影响湖南卫视来年的广告招标量。
但龙丹妮作为娱乐市场化所产生的职业人才,巨额的薪酬是作为国企的湖南广电所不能给予的,3000万对于谁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此,国企与私企的竞争中,由薪酬所带来的人才流动无疑给娱乐业注入了“活水”,这是一个娱乐业向好发展的现象。
目前,第三种选择似乎给龙丹妮一个很好的“缓冲”。她既可以充分地利用既有的资源进行娱乐的创新,同时,资本的介入也将给职业经理人带来新的动力。
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