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岸 线
<<  < 2011 - 1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船 舱 口
  

 
瞭 望 台
 
 

 
 
 
记者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策划者
[ 2009-11-24 21:56:00 | By: 布瓜 ]
 

  媒体报道策划一般往往局限于总编辑对报纸的总体策划、编辑对分管版面的策划,而当今策划已经前移到记者对读者的调查、事件采访和报道。

  应该看到,“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在新闻界尚有争论,持反对意见者认为:由记者参与策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是先有记者行为,后有事实报道模式,存在主观臆断的嫌疑,并认为对新闻事件作为策划对象,混淆了商业活动和新闻活动的界限。

  而从新闻报道策划的主流事实看,并不是“制造新闻”或“信息策划”,也不单纯是“大造舆论”或“宣传攻势”。新闻报道策划具有多层的含义:关于某一重要事件或新闻热点组织专题报道或系列报道,确立某一时期的报道主题,等等。

  因此,新闻报道策划是一种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新闻报道的谋划和组织的过程。经过匠心独运的新闻策划,新闻的报道质量明显提高,新闻竞争力大大增强。

  笔者认为,现代记者的成长目标应该是:新闻报道策划者+新闻采写者。几年来,笔者和多个社会团体合作策划了不少活动,有的还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为报社树立了品牌。

  2007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笔者了解到女干部爱心义工团即将成立,于是将平时积累的社会资源进行了策划整合,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施工现场,进行了“向远方孩子说出你的爱”的爱心义工活动,省市相关新闻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义工团的成立新闻,被成功地策划成了帮扶民工守巢孩子的系列活动,使义工团的活动有了实质性题材和社会效应。

  在临安采访过程中,笔者得知一所学校重建缺资金,出于发自内心的策划意愿,即牵线浙江省爱心基金会,策划了教育资金帮扶项目。终于,香港“爱心力量”慈善代表实地考察后,就援建项目达成意向。为此,笔者在浙江科技报发了图片新闻。

  记者开展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媒体的活动策划报道,已经成为媒体的“第二战场”,也创新了报社服务品牌。

  但是,不少记者存在“职业倦怠”倾向,命题作文不喜欢做也得做,只能应付,自然影响了新闻策划的主观能动性。曾有一位优秀的科技新闻记者,受指派跟中科院跑会议新闻,20天内每天都得去听会,院士做一个报告写一篇报道,报道老套,疲于应付,以至感到压抑倦怠,何来策划的冲动?而当他在能源领域重点策划科技新闻时,领导给予了极大支持,通过自主的题材策划和前线报道策划,工作状态进入了亢奋期,为报社争取了大批能源领域的读者。

  工作本身不可能常变常新,新闻记者却应在工作中创造新的境界,发现新的乐趣,特别是在职业技能和新闻报道的拓展创新上有着广阔的天地。新闻报道的策划给一线记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生存能力。

  新闻报道策划者和记者两者的界定至今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内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说概念内容是清晰的。新闻报道策划活动是记者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要求记者在日常或商务活动中逐步培养善于用策划的心,善于动策划的脑,善于主动捕捉策划需要的信息,养成特有的策划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也就是对新闻报道进行整体的“包装”。因此,从理论上说,新闻报道策划的内涵与记者采访报道乃是一致的。

  从新闻报道的实践看,新闻记者演变成新闻报道策划者已呈波澜之势。记者对采访,对行业乃至社会动态,应保持特有的敏锐性和感知力,这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眼”。一个优秀记者的成长过程其实是新闻报道策划者的策划过程。把握自主策划意识,自主创新意识,把培养高超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社会需求,符合读者需求才是新闻报道策划者的终极目标。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汤茹悦  

 
 
发表评论:
  

 新 大 陆

   

 


    

 指 南 针

    

  

 

   

 

  留 声

  


  

 

 


 

 
 




  避 风 港


天涯博客
天涯博客欢迎您!